2024 年

2025-01-01#PROSE

我写年终总结是出于什么目的呢?看到网上很多人在写,流水帐一般的列出自己五官所感受过的东西,比如看过书和电影,大脑学到了什么,内心经历了什么等等。

但多少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感觉。抱佛脚就抱吧。

工作

去年大半年都是无业游民,今年一整年都在工作。

本以为加入外企之后,会过上 work life balance 的生活。但今年却是过去的三四年里,我最忙的一年。原因有很多,最主要的原因是巨大的工作量和过于冒险的估时。让我在大半年的时间里,都在背负着这个压力。

在压力之下,也不得不尝试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去加快项目的进程。

比如开发编译器,去处理项目里枯燥的语法转换部分,腾出人手去处理业务逻辑的部分。有趣的是,在开发这个编译器之前,我对此毫无头绪,网上能搜索到的文档也寥寥无几。直到让 Claude 3.5 Sonnet 生成代码之后,思路才慢慢打开。通过生成的代码,我才慢慢学习到了其中的模式,最终才逐渐上手了。可以说 LLM 当了一回我的老师。

比如开始用 LLM 生成单元测试。发现 LLM 对于为一个方法生成覆盖所有逻辑分支的单测这件事情颇为擅长。当然,这个的前提是,优秀的同事为此写了很详细的 prompt。

面试

今年是频繁作为面试官去面试的一年,最高频的一天面试了三个人,其余面试一到两个。

因为是外企,所以面试了不少海归或者其他外企跳槽的人。总体而言,海归和外企的人英语都普遍比较好,但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好。在技术上,国内互联网公司出来的候选人会普遍更扎实一点。

面试面多了,会觉得那种缺乏延展性的问答没有意义,慢慢的更喜欢从项目入手,先挖掘有兴趣的点,再从那个点向外扩散。但这种方式也比较考验现场不把控能力,否则很容易让候选人觉得杂乱无章。

这也意味着,面试别人的时候,我逐渐更倾向于从扮演好一个面试官的角色,变成了寻找值得信赖的队友的角色。这种转变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体验。

英文

今年也是在工作中使用英文比较多的一年。但因为团队都是国人,仅在涉及到对外沟通时,会用到口说英文。

去年,我还说听不懂新加坡和印度英文,并为他们双方可以流畅沟通感到惊奇。但如今惊奇的发现,我也可以听懂大部分的新加坡和印度英文了,加上 teams live caption 的辅助,在理解别人想表达的东西已经没有太大问题。

但在阐述比较复杂的事情上,还是比较吃力。但由于无论新加坡或者印度同事的英文都很好,所以一般都能接的住。就好比一个外国人说着磕磕绊绊的中文,我们也可以接的住一样。

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。在工作中英语沟通变得更流畅,**并不意味着的英文变得更好了。因为会逐渐发现,工作中的英语是及其有限的,用来用去都是差不多的词组和表达。如果进行随机 small talk,我照样分分钟无法招架。

在 X 上偶然看到一条推,深以为然:

SCR-20250101-rzom.pngSCR-20250101-rzom.png

总而言之,哪怕我在某些场景下的口语表达可以比较流畅,但在心里并不觉得自己的英语可以称之为“好”。

另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,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会一定程度上阻碍语言的学习。 猜想这是因为对英语的精力值是有限的。比如去和一个人用英语对话 30 分钟,我会筋疲力尽。语言能力的有限,让沟通需要付出比母语大得多的精力。

所以现在下班之后,我发现让自己去听和看英文的东西变得更加困难了。今年,我也完全放弃了背单词。

怎么办呢?也许只能找回一定的节奏。比如利用某个固定的碎片时间背单词,或者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,持续听或者读下去。

生活

每年都会发生很多事情。今年也不例外。

生命的脆弱

今年也经历了一些事情,才发现自己以前根本没懂得生命之重。

就不展开说了,这里就相当于一个记号,给未来的自己提个醒吧。

特斯拉 Model 3

本来想多看看几个牌子,但买特斯拉的种子似乎很早就种下了。老婆也觉得特斯拉是目前最大的品牌,对于我们这种普通家庭也是最稳妥的选择。

本来在考虑 Model Y,虽然这些年一直有小的改进,但终究它还是一款推出多年的车型。最后选择了 Model 3 焕新版,虽然空间小了点,但胜在它是新款和老婆喜欢。

买车也发生了很多插曲,比如说刚买没两天,我就在停车的时候擦到了地下车库的柱子,后面被擦凹了一个坑。当时心态简直要崩了,心痛的撕心裂肺。

但现在想起,也只剩淡淡的痕迹和遗憾了。因为在之后的半年,又被我和老婆弄出了大大小小七八处伤痕。现在我们可以淡然的称自己是一名 Model 3 车主了。

有了车之后的生活半径确实很不一样,想去哪里就去哪里,加之充电价格并不算高,所以更加没有顾虑了。最常做的事情是开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钓鱼。

希望以后有机会,可以开车去更远的地方旅行。对于开车,准确说是对于开 Model 3,我越来越喜欢了。

旅行

春天和老婆去了趟西藏。

林芝的桃树和别处的都不一样,那是一种巨大的顽强的杂乱无章的桃树,生在山间峭壁上,河边,以及村子的各种角落里。

灰黑的树干从一个粗壮的主干喷薄而出,极少叶子,只有花苞或者花朵布满了在那些枝条上。映衬着雪山和寺庙的金顶,让人对如此苍老的桃树上生出的美丽有种说不出的感觉。

thumbnail.jpgthumbnail.jpg

去到了羊湖时,正值金黄和蓝色对比就鲜明的时候,让人感到不真实。

thumbnail.jpgthumbnail.jpg

购物

双十一的时候,忍不住把 PS5 买了回来。卖出 PS4 已经是 6 年前。第一个游戏是黑悟空。

后来因为政府津贴可以用到了 Mac Mini M4 上,因为这一代完全重新设计,体积相比以前小了很多。所以就又买了 M4 + 内存 24G + 512G硬盘,原价 7499 RMB,到手价 5999 RMB。

围绕 PS5 和 Mac mini,还买了小米的 4K 显示器,以及 Nuphy Air 75 v2 的芦荟轴版本。

阅读

也就读了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,但现在也不记得是说什么的了。

主要原因还是碎片时间失效了。本来主要的读书时间是在通勤路上,但今年开始坐同事的顺风车,相比较地铁要颠簸得多,所以变成了断断续续的刷手机。

碎片的信息毫无作用,被打发的时间也变得毫无价值。从这个角度,顺风车虽然更舒适和快捷,但却是更消耗时间的。

其他

更少关注国内的新闻了,变成了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。

惊奇的发现,自己对很多应该愤怒的事情变得不那么愤怒了。更多的是聊起一些事情时,苦笑的叹一口气。那怎么办?是啊,能怎么办啊。

最后

不想给 2025 立下任何 Flag 和展望了。

也许明年今日,我尝试给自己回答 Obsidian CEO 每年都会问自己的 40 个问题

Wish you a great 2025!

🩷
0
👍
0
😄
0
🙁
0